东北振兴:工夫更在产业政策外

 

2017年09月20日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和他的团队发布了《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迅速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讨论的热点很快从东北自身的资源禀赋限制、产业结构失衡、营商环境等延伸到国企改革、激励创新、政府作为等更广阔的领域。

  事实上,对于振兴东北经济应用何“药方”的讨论并非首次。早在2003年,对于东北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企业效益偏低等问题就曾展开过广泛讨论。多年来,东北经济振兴一直得到中央的重点关注。国务院专门设立了相关部门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希望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能够重振雄风。

  然而,问题的解决非朝夕之功。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企业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令人忧虑。

  最常被提及的问题就是人才瓶颈。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城市化起点高,一度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基础技术性人才。然而,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转变,未能及时转型的东北颓势渐显。特别是随着当地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前期的问题充分暴露,人口外流、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

  第二个问题是产业结构失衡。

  尽管产业规划一轮轮制定,结构升级的讨论从未断绝,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当地仍然高度依赖资源能源型、重化工型产业等传统产业,靠政策重于靠市场。这种发展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竞争力日渐疲弱。

  第三个问题是营商环境不佳。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着实有些夸张,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经济动力长期疲软的关键原因。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宋晓梧曾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地方要上什么项目、要投资哪里都是由政府决定,而不是由市场配置。甚至有民营企业反映,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必须增加多少份额的投资。

  那么,为何在得到重点关注和政策扶持之后,东北地区仍深陷上述问题之中呢?

  实际上,东北地区出现重国企与重化工业为主的局面并非偶然。作为传统的优势产业,让东北放弃重工业发展并不容易。而在固有格局上建立的新产业架构存在天然失衡。与之相对的,由于重化工业等关系到国家命脉,国企力量更为雄厚也符合逻辑。只是由于软性预算约束等多重原因,这种失衡降低了区域内的发展效率。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林毅夫团队提出了发展轻纺工业,希望通过引入一些新产业来丰富产业结构,以避免周期性因素对传统产业造成的冲击。

  当然,东北的问题显然不局限于单纯的产业政策上,因此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产业转移而解决。真正的问题在于“以控代管”“以堵代疏”的思维模式和行政体制。地方政府学会合理“有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中央层面推动的改革、优化全国统筹的制度性安排也很重要。以人口流失问题为例,东北、西部地区近十年来享受特殊政策,从较高职位的官员到一些基层岗位员工,均引入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但是,这种激励手段只是一种辅助。在增长动力持续疲软、非体制内工作受到限制和约束较多的背景之下,人才流动难以避免。

  同时,除了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影响当地发展效率,还有一个问题为很多人所忽视,那就是老年人口的“滞留”。限于退休金领取、医疗保障等问题,东北地区的老人往往被捆绑在区域内,这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过,目前这种局面正在改善。全国统筹、统一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险等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东北地区将成为受益者之一。

  中国之大,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在所难免。曾经的荣光与近年发展相对滞后的遗憾都是阶段性的标签,东北不应当也不会被过去所束缚。以“后进者”姿态蓄势的东北振兴任务艰巨,产业发展当是一个关键落点。同时,更深入、更大范围内的改革必须同步跟进。( 作者:马梅若)

振兴东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振兴东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振兴东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880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