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温暖的火盆
时间: 2019-04-01 09:27:46    来源: 黑龙江日报

  每年冬天早晚做完饭后,把灶里的草木等烧过的没有明火和烟的炭性火,掏出来堆在灶门口跑跑烟,然后装到火盆里,按得实实地放到炕上,它的温暖满可以抵现在的一组暖气片。大冷的天没有上学的小孩子们,坐在火盆前,伸着两只小手烘烤着,听着爷爷奶奶讲着闲话,津津乐道

  我的家乡在东北。六十年前的冬天,那真是冰天雪地,千里茫茫。1958年我9岁,上小学一年级。学校离我家二里地,却是那样的遥远。那年头的冬天平平常常是零下三十多度,遇到冷天就是零下四十多度。大雪一下就是一两天,地上的积雪平常都是一两尺厚,赶上风雪交加,雪浪滚滚,天地一色,道路难寻的时候,我们上学就成了难题。那个年月一到冬天农民没什么活儿都猫冬了。大雪天一到,我妈就和我说:“早晨你稍晚点走,等大孩子们先走,给你们小孩子趟趟道,找找路再走。”那时候出了村子根本看不到路,只能凭记忆哪是道路哪是坑哪是沟。大雪没膝盖,一步一踹,一步一拔。一旦走错一脚迈进沟里,深的到腰使劲往外爬。

  那个时候我们无论放学还是在外边玩,一进家先奔火盆,烤烤脸,烤烤手闷子出出潮气,赶赶身上的风寒,真是爹亲娘亲不如火亲。那火盆又是什么呢?就是在春秋易干季节,用一些粘稠性很好的黄土泥,掺和一些牛马毛或者麻刀,柔和均匀。用柔软布包上草木灰,做一个大体的盆型模具,然后用黄泥片往上贴补、修整、磨平、打光、阴干透,最后做成一个高状的黄泥盆。如果放到火窑里烧好的话那就是磁器喽!

  那年月,火盆有很多的用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小孩子们难舍难离的伙伴与朋友。每年冬天早晚做完饭后,把灶里的草木等烧过的没有明火和烟的炭性火,掏出来堆在灶门口跑跑烟,然后装到火盆里,按得实实地放到炕上,它的温暖满可以抵现在的一组暖气片。大冷的天没有上学的小孩子们,坐在火盆前,伸着两只小手烘烤着,听着爷爷奶奶讲着闲话,津津乐道。

  那时候,爷爷奶奶时常用铁碗或铁缸子,在火盆的火上炸辣椒酱,满屋香喷喷,令人垂涎欲滴。随时可以用铁盔子热饭,用铁橙子烤豆包、烤大饼子、烤地瓜土豆片,可以埋在火里烧豆包、干粮、土豆或地瓜。火盆烧出来的土豆或地瓜,那是别有味道,贼拉拉的香。还可以在火上烧粉条,拿一根粉条在火上一锯拉,就爆出一串子白白的花,香脆无比,几十年了我嘴里还留有那个香味呢!最有兴趣的是,过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围在火盆旁,一人一双树条或蒿子棍、细秫秸的筷子,拿两个苞米棒子搓下苞米粒放到火上,几秒钟噼噼啪啪就响了起来,我们争抢着夹起来吃,有的砰的一声嘣到了火盆外,随之一阵笑声。最厉害的是一种哑巴豆,谁都怕它,它已经红黄色、圆鼓鼓熟了,但不爆裂,不开花,你如果夹起来放到嘴里一咬,它“嗤”的一声呲出一股热气,你的牙龈或腮帮子就呲出一个大泡,几天内吃饭都困难。见到这个坏蛋你把它夹出来,放到一边等它消了气再收拾它。我们一个个是手指头、嘴巴子黑乎乎,红头胀脸,笑容满面。这个活动得向母亲几次申请才能批准,因为爆一次爆米花,嘣得半炕是灰,屋里也是灰尘飞扬。

  那个年代不管怎么冷,孩子们吃完晚饭都要出去玩上一阵子,大都是去村里的大坑里去滑冰、打冰尕、支爬犁,到雪丘山放溜子。那个年月地下水位非常高,低洼的地方几锹深就能挖出水来,每个村子都有几个大坑,小的几十米方圆,大的上百米方圆,夏天下雨的雨水集聚到这里,常年积水,这里夏天是我们的天然浴场,冬天就是我们的天然冰场了。怎么村里还会有雪丘山呢?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个年月雪非常的大,有时大风卷着大雪,人在外边都容易被卷走或冻死。一场暴风雪过后,村边的高大围墙或废弃房屋的背风或一侧,就堆起了一个高高的雪丘山。

  我们回家以后大棉袄、二棉裤就都被汗水浸湿了,母亲等我们脱得光溜溜,钻进大火炕上的被窝里,开始蹲在火盆前给我们烤棉袄棉裤,冒着热气,散发着汗泥的气味。母亲一边烤着一边唠叨:“告诉你们总是当做耳旁风,一玩就是不要命,明天给我老实呆着,哪都不许去。”那个时候,我们哪里见过什么背心短裤,衬衣衬裤啊!都是光板身子穿棉衣。孩子们顽皮几乎天天要出汗,棉袄棉裤的里子湿了干,干了湿,光溜锃亮,真的如同铁打的。早晨穿衣服时,一伸胳膊一咧嘴,一蹬大腿一咬牙,那个凉啊!母亲为了我们少遭罪,早早做完饭装完火盆,等我们起来要穿衣服的时候,把我们的棉袄棉裤在火盆上烤热热乎乎,喊我们快起来穿完吃饭。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几辈子能报答母亲那如同火盆一样暖暖的恩情!(柳河)

责任编辑: 李成铭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