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对标“罗湖模式”向改革要出路
时间: 2019-04-08 15:03:59    来源: 黑龙江日报

  2019年,深圳40岁,罗湖同样40岁。作为深圳第一区,40年来,罗湖集中诞生了众多“全国第一”和“首创”,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罗湖这个年轻城市中的最老城区,面对重大历史机遇,要以怎样的姿态扬帆启航?带着这样的问题,哈尔滨市方正县委书记张建华来到了深圳改革的原点——罗湖,在5个多月的挂职中,张建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建区40年来,罗湖改革开放从未止步,近几年,他们推进了23项重大改革,300多项‘微改革’。面对新机遇,罗湖人民依然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决心,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提效能,依靠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来实现城区高质量发展。”张建华说,今后方正县的发展也要对标罗湖,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加快思想转变,真正实现用改革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营造良好环境激活县域经济

  “深圳经过40年发展从一个小渔村变为全国最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型城市,归功于深圳市多年来与时俱进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张建华说,在深圳,企业的发展是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政府在企业发展中,则重在打造服务效率最高、法治最完善、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如何在挂职期间取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真经”,激活方正县域经济发展,这正是他在罗湖区挂职期间重点学习的课题。

  在张建华看来,深圳市有着一流的营商发展环境,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政府善于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各种资源,可以说市场在深圳配置资源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深圳每年都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大型展会,都是行业协会或商会牵头在办,而且越办越好,政府既不需要拿钱,也不用亲自操盘,既省钱又省心。”

  张建华说,对比他们,自己在工作上计划经济的痕迹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不够充分,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不高,政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此次挂职他将学习借鉴深圳市、罗湖区打造营商环境的经验,主动转变思想观念,让各级干部把扶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主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从官员转变为服务员。

  此外,在罗湖挂职期间,张建华还牢记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理念,积极推介方正富硒大米,招引产业项目。“方正已和碧桂园凤凰优选签订协议,今年方正富硒大米要进驻凤凰优选1000家以上门店;我们和专门生产富硒肥的深圳夸克公司合作,计划把他们的生产企业引入方正县。此外,我们还与深粮集团合作,引入深粮集团仓储和销售体系,利用深粮集团的恒温库仓储和多喜米网平台优势,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提升存储质量将方正大米更好地销往珠三角地区。”张建华说。

  破解民生难题夯实法治之基

  在深圳罗湖区银湖山东侧,占地0.8平方公里的玉龙新村从半山腰蜿蜒到山脚。由于泥岗西路、清平高速公路的“切割”以及特区成立后特殊的行政区划,玉龙新村所在地块成为了“插花地”。除了玉龙新村,还有木棉岭、布心等违法建筑聚集区,都位于罗湖的“二线插花地”。在这里,许多房屋就建在了“房在上,坡在下”的危险边坡地带,“握手房”比比皆是。在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沙盘前,拆迁前的“二线插花地”让人一目了然。

  一年半的时间,迁居人口9.3万人,这样的人口数量相当于我们一个内地小县城,同时拆除房屋1256栋,2所学校、8所幼儿园,在此过程中不仅所有孩子顺利转学,且没有一个进京上访事件发生。是什么让罗湖“二线插花地”这号称天下第一难的棚改工作得以快速推进?张建华说,崇尚法治,依法办事,敢于啃硬骨头,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魄和担当,破解了棚改天下第一难。

  “深圳的改革开放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法治建设的发展过程,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机制,重视保护社会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发展。罗湖区在解决“二线插花地”棚改过程中也十分崇尚法治,始终依法依规地推进这项工作,从‘法、理、情’上充分保障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张建华说,他们用十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信息普查、入户调查、研究法律文件。启动拆迁后,又有数十位律师及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法律团一同进驻现场,及时解决拆迁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张建华说,今后在方正县的经济建设和民生工作中,他们也要对标罗湖棚改严谨细实、崇尚法治的理念,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前期基础工作,为快速推进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对标罗湖,方正县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法治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他们将加快完善高效公正的司法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切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标罗湖“医改”加快改革创新

  3月3日,周日,记者深圳采访的最后一站来到了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进入大厅记者看到,这里人头攒动,挂号、就诊、取药都在有序进行,而就在罗湖医改前,这里却是一片冷清,市民看病都不愿来社康中心。现实的处境倒逼着罗湖必须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改革。

  张建华说,罗湖医改之前也受困于基层缺医、少药等老大难问题,为达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目标,罗湖突破常规,刀刃向内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把所有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整合成一体化的医院集团,成立唯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这个“医疗共同体”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同时合并集团内资源“同类项”,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医疗资源互通。经过三年多努力,实现了患者满意度、社康就诊数和医务人员收入“三个提升”以及医院运营成本、居民看病费用“两个下降”,破解了基层“缺医、少药、没检查”的难题,近两年住院人均费用较2016年下降422.02元。

  “罗湖医改没有简单地在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医护人员、增加医疗设备等传统办法上做文章,而是调整思路,更新理念,用改革创新举措破解难题,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张建华说,春节前,他专门派方正县负责文教卫生的副县长、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一行5人,来罗湖学习医改经验。今年方正县也要参照罗湖模式启动医疗改革,把县里的5家医院8家社区卫生健康中心进行整合,真正解决基层“缺医、少药、没检查”的问题。(记者韩丽平)

  原标题:

  对标“罗湖模式”向改革要出路

  访哈尔滨市方正县委书记张建华

责任编辑: 李成铭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