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辽宁:“扶贫车间”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
时间: 2019-04-26 11:06:02    来源: 辽宁日报

朝阳县南双庙镇榆树沟村村民在村里的手套厂缝制手套。

宝联勇久区域中心厂的工人正在加工服装。

朝阳县南双庙镇在建的“扶贫车间”5月交付使用。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作为有效持久的扶贫手段,“扶贫工厂”在推动农村闲散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效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完善技能补贴,对设立“扶贫车间”的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和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在各项政策推动下,2018年,我省各地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新建“扶贫车间”110个,带动231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根植乡村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就业脱贫的一个个支点。今年,我省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对“扶贫工厂”的扶持力度,鼓励扶持建设一批“扶贫车间”“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载体,加大资金奖补力度,促进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引子

  “阿迪达斯”“卡帕”“ONLY”,这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有一部分就是在我省辽西地区的乡村里生产出来的。

  4月19日,在朝阳县东大道乡东大道村的贺远服装厂里,最后一批“ONLY”服装正在缝制、整理中。服装厂负责人吴显坤告诉记者,这批服装总计1万多件,5月上旬就会全部交货,通过大连的贸易公司出口到西班牙。

  这家服装厂去年6月15日建成投产。此前,吴显坤带着周边村的4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服装产业的辅助工作,有手艺的妇女都撺掇吴显坤干个服装厂,接些大活儿让大伙儿多挣些钱。

  正逢朝阳市以“扶贫车间”为抓手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靠养猪致富的吴显坤利用乡里废弃的综合厂房,投资百万元建起了服装厂,带领本村的近百名农村妇女就业,其中就有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朝阳市各级政府和人社部门为媒,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和集体建设用地等村集体资源,在乡镇建设“扶贫工厂”,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增加收入。在2018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评选中,“朝阳市建设标准化扶贫工厂”入选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政府主导、村企共建、贫困户受益,目前,朝阳市共建设“扶贫工厂”52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今年,还计划新建“扶贫工厂”35家,再带动就业1200人。

  “扶贫工厂”进乡入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

  每天早上,朝阳县东大道乡北炉村的刘静艳送走上学的孩子、安顿好两位80多岁的老人,就会走出家门,来到前院的“扶贫车间”上班。

  “扶贫车间”和刘静艳家是前后院,出院门、进车间,走不了两分钟。村里姐妹十分羡慕,“这车间就是给你建的呀,挣钱的机会都送上门了。”

  在以前,外出打工是刘静艳不敢想的事,“家里孩子小,两个老人也需要人照顾,根本出不去,只能种几亩地、饲养几头牲口,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2018年10月,听说乡里建起了服装厂,招聘服装加工工人,刘静艳和村里的妇女一起报了名。“十多分钟的路程,中午还能赶回家中给家人做口饭,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这不是送上门的好事吗?”刘静艳说。

  除去服装厂所在的东大道村,周边几个村到工厂上班的妇女也比较集中,中午来回折返,既麻烦也影响工期。看到这种情况,服装厂的负责人吴显坤又在人员集中的北炉村和三家子村租用民房建起了分车间,“既方便了工人,还能多出活、多挣钱”。

  一年来,在朝阳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不仅迅速在乡镇落地,还进一步进村入户。

  去年11月,南双庙镇榆树沟村就直接把手套厂引进到村里,利用村部的党员活动室建起小车间,首批培训的12名村民已经成为娴熟的技术工人。

  4月17日,记者来到榆树沟村时,村部旁一间占地6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正在建设中。村干部包国明告诉记者,这个“扶贫车间”5月中旬就能交付使用,能解决二三十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这个车间也是培训中心,由首批培训的12名村民再培训其他村民,培训成手后,村民可以把设备搬到家里,在家生产,打工顾家两不误。

  随着“扶贫车间”落乡、进村、入户,就业扶贫的垂直架构开始在朝阳搭建。而“扶贫车间”建设最早、数量最多的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总厂—县分中心厂—区域中心厂—扶贫工厂—入户”五级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地区,共建成各级工厂47个。

  在宝联勇久位于南双庙镇的区域中心厂二楼的加工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忙着缝制,一楼的制版车间内,一批批版样也在加工、打包。车间负责人张金红介绍,这个区域中心厂有裁剪、模版、缝制、检验、熨烫、后整六道工序,制版车间生产出来的衣服加工原料可以供应9个分工厂进行加工缝制。

  联创共建模式让企业“拎包即住”

  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户家门口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缘何能在短时间内在朝阳落地推广?

  这得益于朝阳市探索推广的联创共建模式。

  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厂房和集体用地等镇村集体资源,由政府投资建设“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企业仅投资设备和生产线,以轻资产进入。

  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久认为,这种模式有别于以往政府只招不投的形式,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让企业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快速的轻资产扩张,也解决了落户在城市的企业招工难、招工成本高的难题。

  宝联勇久在南双庙镇占地2500平方米的区域集群厂,就是由镇政府投资270万元建设的,水电路、采暖、照明一应俱全,企业带着生产线就能直接“拎包即住”了。“企业建厂最头痛的就是土地和厂房,成本高还拿不走,这两项问题由政府来解决,地块是镇政府院里的闲置地,固定投资由政府来完成,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王孝久说。

  虽然政府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南双庙镇镇长王加林认为这种合作稳赚不赔,“一是企业使用‘扶贫车间’需要缴纳租金,4条生产线每年租金收入就是20万元,下面9个分工厂每条生产线租金1万元,一年仅这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就能增加近30万元;二是企业入驻后可以增加乡镇税收;三是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四是政府可以用这些收入给贫困户分红,仅2018年就带动85户195口人脱贫。”

  联创共建、多方受益,“扶贫工厂”“扶贫车间”的建设达到了最初的预期。

  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项目实施前,政府和企业共同对贫困人口进行了调研分析,将当地的贫困人口按劳动能力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本人有劳动能力,但家里有老人、孩子、残疾人,不能外出打工;一类是本人体弱多病,仅有部分劳动能力;一类是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采取不同的措施帮扶脱贫。引导第一类人群进“扶贫工厂”“扶贫车间”转型为技术工人;介绍第二类人群在“扶贫工厂”“扶贫车间”里做辅助工或半日工;对第三类人群,以扶贫资金入股“扶贫工厂”“扶贫车间”,采取分红形式保证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每年出栏万头有机猪的朝阳广硕牧业有限公司就有2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股东,每笔扶贫资金入股后,贫困户可以获得连续3年的分红,就业加分红,让贫困户有了双重保障。

  小车间推动大产业加速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朝阳市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以服装加工为主。

  朝阳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志宏认为,这是由企业发展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自身条件共同决定的,“服装加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种全,入门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特别适合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而且服装加工灵活性强,不影响照顾家庭也不耽误种地,满足了双方需求。”

  服装加工都是计件核算工资,服装企业对此进行了估算,一名农村妇女第一年进厂,含培训期在内,年收入在1.5万元至2万元;第二年成手后,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第三年熟手后,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小小的“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不仅让政府、企业、农户多方受益,也为产业发展培育了大量的技术工人,扩大了体量。

  几家服装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工人在培训期一般每天只能缝制1至1.5件,一年后平均每天就能缝制六七件。

  贺远服装厂建厂初期急需技术工人,朝阳县人社局就把技能培训班办到了工厂里,从大连请来老师,为厂里培养出50名制版工,并经朝阳市技能鉴定中心考试颁发初级证书。这些制版工如今成为工厂骨干,也为企业扩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有了大量技术工人的人力支撑,服装加工产业体系在政府规划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下,正在朝阳市、县、乡、村四级拉线织网。龙城区计划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服装工业园区,朝阳县、建平县全力推进区域中心分厂的建设,以多方合作的服装加工业为基础的“美妈妈工程”也将落地实施,朝阳市正向辽西服装加工产业集群方向稳步推进。与此同时,产业快速发展让企业的技术工人培训成本激增。把一名没有技术的农民培养成熟练的服装加工工人,一般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人才培训成本就是4000多元,培训人员越多,企业资金压力越大,仅宝联勇久一家企业,2018年人员培训成本就达700万元。

  面对企业提出的技术工人培训费用占用企业经营现金流问题,政府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如何利用各方培训项目和师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向服装加工产业倾斜,同时,加大金融方面的扶持,帮助企业对接普惠金融、扶贫贷款等多项资金,助推产业发展。(记者 徐铁英 文并摄

  原标题:

  既能照顾娃又能赚到钱

  “扶贫车间”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

责任编辑: 李成铭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