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2019年建设幸福南关行动计划》出台
时间: 2019-06-11 11:01:49    来源: 吉林日报

  2019年6月5日,建设幸福南关大会召开。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于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南关区深入落实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全力推进七个方面75件民生实事。

  扶残助弱 让更多残疾家庭得到实惠

  做好就业援助工作,计划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000个,新增就业8000人。

  对就业年龄段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比例。

  对首次创业的残疾人从区就业保障金中一次性提供5000元—10000元的创业资金。

  连续3年经营摊位的残疾人可以向区残联申请摊位补贴。补贴标准为上年度摊位费的30%。

  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服务工作。为就业年龄段内的各类重度(二级以上)贫困无业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

  开展“扶残助学金”发放工作。为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和高中的残疾人学生及贫困(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贴,重点大学(985、211)本科及以上给予20000元、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给予15000元、大学专科给予1200元,中专、高中给予6000元的一次性助学补贴。

  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训练。低保贫困优先。

  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高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每人每年260元的机动车燃油补贴。

  做好0-6岁孤独症、脑瘫儿童的康复工作,实现“有一助一”。

  为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残疾人配发辅助用品用具。

  对重度成年“三无一靠”残疾人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城镇户口每人每月500元、农村户口每人每月300元。

  对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开展意外伤害保险服务项目,凡在就业年龄段(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采取自愿参保原则,保费由残保金支出,市区两级各承担50%。

  为当年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残疾人,发放一次性驾驶技能补贴1000元。

  精准施策 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对低保家庭和特困供养人员家庭新升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给予每生一次性20000元助学补贴。低保家庭和特困供养人员家庭新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给予每生一次性6000元助学补贴。

  对低保家庭以外的低保边缘和低收入困难家庭中新升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给予每生一次性10000元助学补贴;新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给予每生一次性6000元助学补贴。

  为全区低保家庭和特困供养人员按每年每户600元标准发放惠民购物补贴。

  开展重要节日为辖区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及低保边缘户发放慰问品活动。

  继续开展“两节”期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发挥救急难作用,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贯彻落实《南关区精准救助实施方案》,对生活特殊贫困群众实施重大疾病、助学、养老、突发意外事件、住房等方面的精准救助。

  继续开展对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患者尿毒症免费透析和肺结核免费治疗。

  继续开展对肇事肇祸型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对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供热费用进行减免。对低保边缘和低收入困难家庭开展一次性特殊医疗救助。对经过各种救助后,家庭承担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的救助30%;家庭承担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的救助40%;家庭承担医疗费用超过20000元的救助50%。每个家庭救助封顶线为20000元。

  将60岁以上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老人、重点优抚对象老人、重度失能失智老人、80岁以上空巢老人和曾获市级以上劳模空巢老人确定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每人每月享受200元居家养老服务券。加强惠民政策宣传,做好申报材料审定,督导服务机构按老人需求完成服务。

  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审定工作,为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80元护理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应发尽发”。

  为享受优抚待遇的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700元。

  为享受优抚待遇的18周岁以下烈属、70周岁以上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

  为享受优抚待遇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入伍的在职伤残军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

  为享受优抚待遇的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人员每人每月发放医疗补助200元。

  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提高为老服务水平,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为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0元;为90-99周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月400元;为80-89周岁的城乡低保(特困)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月200元;为80-89周岁的低保边缘、低收入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00元。

  共建共享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开展全年商品价格监测、明码标价检查、价格投诉案件处理及五个法定假日(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的市场检查工作和“3·15”价格维权宣传月活动。

  成立家事公证法律服务中心,实行“九免一减”。

  继续开展“雪亮工程”建设,在辖区内各街路和娱乐商圈、地铁站、政务机关、加油站、高危小区等流动人口密集场所进行加密补点,建立2000个监控点。

  通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以“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多种多样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和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按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部署要求,开展以落实《吉林省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评价细则》为主要内容的创城工作。

  开展“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宣传工作,提高红十字的公信力;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关心关爱民族宗教人士的安全与健康,为辖区宗教场所发放应急药箱。

  打造街(乡)公共服务中心法律咨询平台,为辖区群众提供免费的网络法律咨询。

  组织区直公立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上门巡诊等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每个养老机构都有一家对口服务的医疗机构。每月开展巡诊工作,为养老机构发放宣传资料、物品。

  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爱工作;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发放节日慰问金。

  教育均衡 优质教育与特殊教育齐头并进

  推动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南关区第二实验学校、新兴学校新建项目和区实验学校项目(调整)建设。

  继续深入推进南关区生态教育理念下区域学校改进项目,引进东北师大专家团队,确立五所实验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五大工程发展实施方案,专家进校指导,经验做法在大学区内推广,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发挥全市“百万学子上冰雪”实验区作用,广泛深入开展校园冰雪运动。丰富和完善《南关区中小学生冰雪知识读本》电子阅读平台;积极参与各级校园冰雪活动和赛事;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校园冰雪活动;以轮滑项目为切入点,实现校园冰雪运动“冰转陆、陆转冰”;积极申报参与中国滑冰协会“百校行动”计划。

  探索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模式,优化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方式,实行“一生一案”,以随班就读、特教班、送教上门、民办机构等多种形式并举的“1+X”办学格局,培养一批厚德自强,修技立身的特殊学生,为特殊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提供营养餐补贴,免收校服和书本费;为残疾学生(幼儿)提供免费营养午餐;为低保家庭适龄儿童提供入园补助;为7-15岁孤独症和智障孩子提供康复训练补贴。

  继续开设中小学生假期免费文体活动班,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南关区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外语外教课。拓宽学生视野,吸纳域外文化,发挥外籍教师在创设语言环境、提升听说能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积极参与各级校园足球培训和活动赛事;举办全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打造3所足球示范校。

  借助区域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有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和各类活动,积极做好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各校心理咨询室作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辅导。

  精细管理 用心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提升公厕覆盖率,新建两座水冲公厕,满足市民如厕需求。

  完善城市伤痕快速维修机制,用好城市伤痕维护资金,对市政设施、“暖房子”工程、旧城改造工程、老旧小区等出现的城市伤痕开展快速维修工作。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红嘴子回迁房一期工程完成内部装饰、外网建设、绿化建设和二期工程项目完成主体封闭、外部装饰工作。

  加大对辖区在建工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日常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及环境治理工作稳定向好。

  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积极推进未招商地块招标工作及已立项的棚户区开发建设进度。配合征收部门对夹馅棚户区地块的推进工作。

  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按季度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解决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居住需求。

  推进老旧住宅小区长效物业管理工作。指导街(乡)、社区(村)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开展物业自治管理和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工作。

  打造“绿色宜居城区”,坚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安排,从提升南部新区环境承载力和改善北部老城绿化档次两方面入手,实施生态宜居工程。

  继续对“三无”及老旧散住宅电梯进行更新改造,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体系,逐步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文化提升 着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推进区文化馆装修提升工程,尽早向居民开放。

  加快区图书馆装修改造,努力打造一个高品位、满足多层面居民阅读需求的新型图书馆。

  充分发挥流动图书服务车作用,深入街(乡)、社区(村)开展图书阅览流动服务,全年不少于100次。

  开展全民阅读系列读书讲座10次,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社区(村)文体活动进行专业指导,提升百姓文体活动水平。

  全力做好全区健身路径的更新与维护,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继续举办第十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围绕建国70周年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歌手大赛、诗歌朗诵大赛、戏剧票友大赛等25项文体活动。

  举办南关区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

  举办“南关区2019年冰雪体验活动”,掀起冬季全民健身活动高潮。

  深化体育惠民,举办武术、篮球、健美操、乒乓球等5项大赛。

  举办“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成果展示,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活动氛围。

  丰富“全国武术之乡”内涵,举办庆“五一”、“十一”武术展示活动。

  对社区艺术节活动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推动全区文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数字南关 建设智能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南关区综合信息系统人口信息库的资源优势,将其与长春市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进一步提升网上开证明及生存认证等公共服务事项的服务效率;实现老龄津贴发放、老年证办理等事项信息相互认证共享,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政务服务。

  探索实施智慧化“一键帮办”自助服务系统,依托民生智慧通为辖区百姓提供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诉求受理等便民、利民服务,进一步深化数字南关建设。

  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启动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下南关区区校一体化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项目,推动数字南关建设。(盖卓威 范英龙)

  原标题:

  察民情听民声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2019年建设幸福南关行动计划》出台 七个方面75件实事惠民生

责任编辑: 许婧文(实习生)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