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辽宁:“柴草堆”进院 宜居乡村建设见成效
时间: 2019-08-05 16:13: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8月3日电(记者邹明仲)东兴村农家院外的“柴草堆”,最近全部挪进了院内,原本杂乱无章的村间小路现在一下子变得敞亮起来。

  “柴草堆”是东兴村农家必备品。每年秋收时,村民们都要收集、打捆玉米秸秆,作为柴火,堆放在自家院外。对于村民来说,这是祖祖辈辈的习惯,是特有的标记。

  可“柴草堆”占用了村里的公共空间,让村子显得不够整洁,村里很早就想整治了。“突然改变村民的习惯,很多人不情愿,说服工作不好做。”村支部书记吴艳良说。

  “不动手解决,就得原地踏步。”吴艳良说,“今年,我们下定决心改善村容村貌,把‘柴草堆’进院作为突破口。我们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腾出公共空间。村民们眼看着村容环境改善,我们的工作慢慢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现在,走进东兴村的农户家,可以看到一个专门放柴草的棚子或房间,里面的柴草都摆放整齐,用塑料或帆布盖着,上面压着石块。

  清理院外“柴草堆”,是今年以来辽宁省全力开展的“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中的一个内容。

  今明两年,辽宁将以“村容整洁美观、生活生态宜居、风景特色怡人”为建设目标,建成1000个美丽示范村;以治理“脏、乱、散、差”生产生活环境为主要任务,建成1万个整洁村。

  不仅是东兴村,记者在辽宁乡村走访看到,很多村的“柴草堆”都进了院。在更早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盘锦市大洼区大堡子村,根本不见“柴草堆”的影子,家家户户都围上了院墙,房屋干净整洁,像个小花园。

  而此前,盘锦农村家家户户都把垃圾堆在公共区域,夏天时气味难闻,刮风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柴草堆”进院,不仅反映了农村地区村容环境的改变,更反映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村民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宜居乡村建设的认可。

  大堡子村民李仁中告诉记者,刚开始时,柴火堆进院把自家空间缩小了,自己不太愿意,可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都更有精气神了,现在打心眼里赞同村里的做法。“心里越来越敞亮,现在要是有人破坏环境,我都要制止。”

  中国现正在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成效。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80%以上行政村开展了清洁行动,11个省区市通过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整省验收。(完)

责任编辑: 任俊明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