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沈阳市大东区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时间: 2019-08-26 17:20:22    来源: 辽宁日报

  辽宁日报讯 记者张艾阳 金晓玲报道 可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线生产的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大东厂区)奠基,提升区域配套水平的华通零部件科技工业园等项目落地,华为带来了“智能网联汽车云创新中心”项目,东北首家特斯拉交付服务中心运营……今年以来,一批丰富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的优质项目接踵落户沈阳市大东区,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引擎、壮大了新动能。

  在区域建设发展过程中,大东区始终把解放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放在首位。客观审视自身,区委、区政府认识到:进一步壮大汽车产业,是当务之急;释放文化、军工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务之急。对照、落实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大东区牢牢扭住汽车制造立区、文化旅游强区、融合发展兴区的产业定位,打出一套具有大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着眼调结构,大东区聚焦主导产业做精做强,以项目推动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1月至7月,全区入库亿元项目65个,同比增长30%;总投资666.5亿元,同比增长27%。一批汽车领域新业态新项目的落户,将拉动大东汽车由制造向文化、生活等领域融合、延伸,提升大东区汽车产业丰厚度。同时,红动网产业基地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的进驻,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促发展,大东区采取腾让空间等方式,激活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功能,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搭建产业联盟,破除行业壁垒,推进军民产业深度融合;组建行业协会、地区商会,让“万人进万企”活动覆盖全区4.6万户市场主体;实施“育菁培英”工程,让更多干部具备当好“店小二”的服务本领;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一网一格多功能”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打牢社会基础。

  上半年,大东区建设发展呈现出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环境相得益彰的喜人局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5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3.3亿元,增长11.5%。

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生产线。

大东区堂子庙巷风情街区规划图。

    延伸阅读: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 沈阳市大东区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

        核心提示

  8月19日,东北地区首家特斯拉交付服务中心在沈阳市大东区建成运行。这不仅代表着又一国际品牌的进驻,更意味着,随着特斯拉交付、体验、娱乐等功能的植入,大东区汽车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服务水准进一步提升。

  把时间再往前推,8月8日,大东区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网联汽车云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华为公司将在大东区成立华为(沈阳)车联网创新中心,打造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智能平台,并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在大东区落地。

  创新科技将给大东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将为消费者创造什么样的新体验,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整车产量、零部件产量这样的数据,将不能全面体现和代表大东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能级。

  与汽车产业一样,因为运用了创新思维、植入了创新理念,文化旅游、军工产业等大东区的传统优势资源正在被唤醒和激活。

  立足汽车制造立区、文化旅游强区、融合发展兴区的产业定位,大东区正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明确主攻方向 精准发力补短板

  面对高质量发展这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履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使命,解放思想、补齐思想观念短板是重要前提。

  全省上下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沈阳市致力以思想革命引领自我革命,破除思想障碍、根除观念误区,解放生产力,催生创造力。

  解放思想,找准定位。大东区审视自身不足:从产业结构看,二产三产比约为69∶30;二产中,汽车产业占主导,汽车产业中,生产制造占主导,而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服务占比较小;三产中,传统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比例悬殊,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处于闲置状态,未发挥出应有价值。

  “现状迫使我们必须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大东区委主要领导说:“这是责任,更是使命。”

  依托优势,明确主导,沈阳市委城区经济工作会议为大东区确定了清晰的产业发展方向,即发展汽车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力促进融合发展。

  满怀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机遇感,大东区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潜心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从规划引领上着手,拉开全区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在创新举措、抓落实上发力,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优做强 打造3000亿元汽车产业集群

  几天前,特斯拉交付服务中心项目在大东区开业,着实让不少时尚的爱车人士欢喜不已。他们最在意的,不是车在哪里制造,而是交付、维修、体验等“玩”的服务是否在身边。记者了解到,除特斯拉之外,大东区还有汽车电竞、汽车跑道等项目正在洽谈推进。

  大东区做大做优做强汽车产业的基础并持续夯实。今年4月,投资93亿元的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大东厂区)奠基仪式顺利举行;5月,投资5亿元的华通零部件科技工业园项目摘地;7月,名华模塑宝马配套及北方区总部项目摘地;8月,大东区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协议,联手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名片。沈阳汽车城在上半年绩效考评中位列全市各省级开发区首位。

  下半年,大东区将加快推进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昂科拉、金杯领坤EV、中华V9等新车型顺利投产上市;大力发展零部件产业,推进均胜汽车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在引进转向制动系统及新能源“大三电小三电”等核心零部件项目上下功夫,全年计划引进30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快产城融合,全力推进汽车创智园、华为智能网联汽车云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实现产业创新化、智能化、完整化发展。

  力争到2020年,大东区汽车产业产值实现1800亿元以上,2023年产值实现3000亿元,全力建设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

  践行“文化+”理念 擦亮区域文化品牌

  大东区拥有悠久深远的文化积淀,涵盖了清末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同时又有以汽车为主导的工业文化,而汽车则是大东区独树一帜的形象符号。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大东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奉海铁路局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等均位于大东区内,全区现有21处文物、38个历史建筑、50家老字号、9处“老地方”。

  去年年底以来,大东区全面开展历史文化遗存情况摸底调查,并着手保护利用好区内各类文化遗产,提升城区人文气息。同时,以文化资源为载体,补齐文化旅游产业短板、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滋养。

  目前,《大东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明确了全区文旅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三年任务。今年重点推进的“一巷一厂五公馆”等七大文旅项目中,杨宇霆公馆(奉天往事文化茶苑)已正式营业,赵尔巽、孙烈臣公馆布展工作已完成。在此基础上,大东区将进一步树立“文化+”理念,加快推进北大营、肇新窑业旧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筹建大东区民族工业文化展示馆和文史馆,不断壮大文旅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同时,推动文商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出赵尔巽—杨宇霆—常荫槐—孙烈臣—王明宇公馆旅游线路,老龙口酒厂—造币厂—大亨铁工厂等民族工业文化游线路,深入挖掘清文化、民国文化、工业文化、抗战文化四大特色文化,促进老建筑、老字号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点亮沈阳东部特色文化夜间经济。

  聚焦协调创新 推动融合共赢携手共享

  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兴国强军之策。辽宁省、沈阳市相继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工作要求,为各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大东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大东区是军工大区,黎明、辽沈、新光等军工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成为一代又一代大东人的记忆。

  紧抓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东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着力在“统”“融”“新”“深”上做文章、见实效,创新实施“党政统筹—联盟统领—平台推进—融合共享”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大东特点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3月,大东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在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同时,大东区在辽中近海经济区建立军民融合发展基地,将辽中区和世泰钛业、中屹科技等6户企业并入产业联盟。

  借助联盟平台,区委、区政府可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企业也可直接反映问题。同时,以联盟作为载体,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局势,大东区可以更快更准地制定发展改革相关政策,打通产业壁垒,发挥军民双重力量,点燃区域发展的引爆点,形成军民融合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据悉,大东区正加快推动释放军企独特优势,充分发挥航新中心园区产业基地作用,引进一批军民融合企业和重点项目,到2020年,力争完成军民融合产业产值200亿元。

责任编辑: 侯姗姗(实习生)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