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临江市产业扶贫村村有项目 户户增收入
时间: 2019-11-15 09:30:59    来源: 吉林日报

  初冬时节,当记者走进临江市蚂蚁河乡邱家岗村时,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山岗上,村民们正在挥揪铲土、剪草、修整滑雪道。

  “我们村夏天有七彩滑道,冬天有冰雪乐园,还有光伏发电、养牛产业、林下产业等项目。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40余万元。”村书记史玉平兴奋地说。

  邱家岗村多元化发展是临江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临江市积极谋划产业,大力发展光伏、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136个,累计投入8250余万元,全市70个行政村实现“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

  光伏发电,助集体增收

  “我们的项目承担着120户贫困户脱贫任务,我们与扶贫办、宝山村合作,在15兆瓦光伏电站维护和中草药种植用工方面向当地贫困户倾斜,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华能临江聚宝风光水互补光伏电站副站长孙连庆介绍道。

  临江市利用光伏发电投入少、见效快、收入稳定等特点,全面推进村级光伏扶贫项目。2016年,临江市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总装机容量3兆瓦、覆盖43个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于当年全部并网发电,争取到国家上网的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88元。与华能临江聚宝水电有限公司、临江市湾湾川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每年分别获得36万元和19.2万元产业分红款,将持续带动20年。

  目前,临江市各村级光伏电站受益817.48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受益300.94万元,带动43个村集体年增收2万至15万元,带动9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增收200至1500元。

  特色产业,为脱贫兜底

  临江市在实施“一谷一城”战略中,做好“一增一减”文章,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游、渔”9大产业板块,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

  近年来,引进种植、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司——通林菌业有限公司,带动闹枝镇6个村发展食用菌项目,使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20万元,实现了域内72户109名贫困户脱贫兜底。

  为扩大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2018年该市先后投入1700万元,在35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建设290栋食用菌大棚,带动项目所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35人,人均增收200至1200元。

  乡村旅游,积蓄发展后劲

  投资4250万元,建设花山镇松岭雪村、四道沟镇龙头山等项目,通过景区景点建设带动所在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

  探索油用牡丹种植项目,3年后预计每亩至少收益3000元。为全力推进油用牡丹试验基地建设,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或发动农户种植,考虑到前3年无收益,由市政府按每亩400元对农户进行补贴。

  四道沟镇坡口村每年通过龙头山旅游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从中提取1.9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增收,全村7户17名贫困户人均增收1147元。

  “借网”致富,培养电商人才

  临江市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2015年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70个行政村开通了75个电商服务站。

  建立电商企业、网店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为能够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贫困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及服务,切实帮助贫困对象“借网”致富。

  与芝麻开门公司合作,打造了“临江故事”等品牌,并通过电商线上销售。积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工作,累计培养电商人才300余名。

  在多元化产业扶贫下,2018年,临江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990余万元,有6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51个,占73%;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有15个,占21%;收入40万元以上的村有2个。 (李广友 本报记者 王春宝)

责任编辑: 李维婉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