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推进“龙九味”品牌助力“六个强省”战略
时间: 2019-12-04 16:15:40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在日前结束的我省首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省中医药管理局作为全省中医药发展牵头部门,向与会国内外参会宾朋重点推介产自龙江、闻名全国的“龙九味”品牌,也正式拉开了旨在让我省快速步入全国中医药大省行列的“龙九味”品牌发展战略的帷幕。而伴随着一批百亿中医药加工企业的崛起,几百万亩土地种上让农民增收的绿色、生态中药材,一批龙江自主研发的中医药产品蜚声国内外,一个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引来众多外来游客……这些就是“龙九味”品牌发展战略,为省委提出的“六个强省”发展战略交出的合格答卷。

  在新的我省中医药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将产业规划与“六个强省”战略相结合。力争到2030年,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千亿级。全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研发应用和健康服务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中医服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龙江中药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等为重点的“龙九味”品牌叫响全国,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中药企业,迈入全国中医药产业先进省份。推动中医药进入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中医药的全方位振兴、全领域发展,让中医药成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怎样让“龙九味”品牌战略,成为促进我省中医药发展的“领奏者”,为“六个强省”发展战略奏出优美和声?主管部门目前以立足全链条发展的宗旨,从工业、农业、科教、生态、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和维度,为实现我省中医药事业进步、产业腾飞,提出了生动的规划和切实的发展路径。

  首先是要打造百亿级工业企业。目前,全省中药生产企业140余家,其中规上生产企业58家,但仅有四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之列。发展中药工业,应当成为建设工业强省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加强中药新品种的研发,做好双黄连、血塞通、舒血宁等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持续做大做强中药工业;另一方面,加强基于我省道地、大宗中药材的保健品、功能食品、日化产品的生产研发,可以带动食品工业、日化工业等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力争到2030年培养出一批百亿产值的中医药工业企业。

  六个特色优质药材产区遍布大小兴安岭山区、东南部山区和两大平原。目前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仅有140万亩,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为此应积极推进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标准化。在大小兴安岭山区、东南部山区和两大平原6个特色优质中药材产区,发展规范化、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力争到203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

  让科技实力成为中医药产业孵化器。我省中医药科技实力雄厚,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校、研究单位和骨干企业,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两个人才团队分别获得吴阶平保罗杨森奖和以岭整合医学奖。下一步,我省将整合上述科技资源,发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单位技术人才优势,培育中医药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以中药研发、保健食品研制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中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

  让绿色、生态药材遍布龙江大地。我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促进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态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建设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板蓝根、鹿茸等“龙九味”重点品种繁育基地。特别是在林区有意识地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作为退耕还林、资源抚育的品种,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兼顾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促进我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出“中医药特色小镇”等文化产品。目前,我省正筹划怎样利用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机构——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等载体,向海外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当代中国活力,把中医药打造成亮丽的“中国名片”。同时,为营造浓郁的中医氛围,正着手推进四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将以特色小镇为载体让龙江中医药的产业、产品、服务、文化在这里集中展示。

  促进中医药服务与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我省目前依托优质中医药资源,特别是“龙九味”资源,正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要与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具有“龙九味”品牌的中成药、保健品、旅游商品、老年人中医药养生套餐的研发和生产,丰富体验游和休闲度假游的内容,改变过去观光游一统天下的产业结构;养老机构则可借此推出适宜的养老产品,发展医养结合和旅居养老,促进“候鸟式”养老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 李维婉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