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 / 新闻热线:0431-81623888 邮箱:zxdbw@news.cn
“白云”助力“黑土” 春耕更绿更实——来自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春消息”
时间: 2020-03-09 10:50:5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3月7日电 题:“白云”助力“黑土” 春耕更绿更实——来自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春消息”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王建、杨喆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特殊的春天里,“云备耕”助力农民不误农时,绿色种植、新型生产合作方式随着备耕“发芽”,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白云”不误“黑土”农时

  最近这几天,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张大鹏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大鹏尝试了一件“新鲜事”:通过微信订购农资。

  “以前都是到农资店里买,用微信买还是头一回。”张大鹏说,县里农业部门组织了一个微信群,有资质的经销商入群,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可以在群里随时选购农资。

  疫情期间,各种“云备耕”新方式,被黑土地上的农民亲切称为“白云”。

  有了“白云”,不误“黑土”农时。通过微信开会、线上订购农资……林甸县玉新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麻玉江还叮嘱社员要按时收看县里发起的农业技术培训直播。“上节课我就发现我们除草剂使用有问题,今年得按老师讲的科学方法用。”

  黑龙江省各地农业部门也积极推广“云备耕”。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发的“云平台”上线运行,这一平台具有农资需求调查、滞销农产品推广、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在黑龙江垦区,数字农业服务构建了农业智能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涵盖农资订购、金融贷款、科技培训、保险和农机管理等线上服务功能,为农户提供无接触智能化生产服务。

  农业“更绿”更健康

  除了不误农时,很多农民还贯彻新的农业生产理念,让更“绿”的农业从春耕时便开始酝酿。

  大庆市大同区佰谷泰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健健最近惦记的,不仅是线上订购的农资,还有村子里各家各户的农家肥。

  “我们今年计划继续种植200亩地的绿色杂粮,全部使用有机肥。”王健健说,他这几天正和一些村民电话沟通订购事宜,再过10多天,就要把收购的农家肥堆沤发酵成上好的有机肥。

  除了不用化肥,王健健的家庭农场除草也全部使用人工,避免用除草剂。“虽然每亩成本仅这一项就多出100元左右,但产品卖上好价,每亩纯收入是种普通大田作物的两倍。”

  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业“三减”行动近年来成为黑土地上的“时尚”。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省农业“三减”面积较去年将增加约500万亩,达到4500万亩。

  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在改变着传统耕作模式。“以前用化肥是越多越好,土壤也越来越板结,现在用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化肥用量。”麻玉江说,合作社自2014年开始测土配方施肥,“缺什么补什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新机制助力农民增收

  “今年计划再多流转2000亩,种15000亩地。”肇州县新城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近日正忙着流转土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现如今的131人,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效益好了,我们才有动力和能力扩大规模。”王成说。

  近年来,王成的合作社科学规划种植结构,扩大了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去年社员人均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

  在黑龙江,通过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合理的分配方式,许多农民的“腰包”正越来越鼓。

  春耕还未正式开始,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环湖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已经有了今年的第一笔收入。“我们通过社员带地入股的方式,每亩地保底收入300元。”合作社理事长齐俊峋说,“到年底每股再按照效益分红,去年每股分了440元,共分红132万元。”

  开发网签托管合同平台,线上集中调配农资,实现不接触服务……在兰西县,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的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作用,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与土地流转相比农民每亩可增收270元,与自种相比每亩可增收180元。(完)

责任编辑: 任俊明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证010042号-26
本站所刊登的振兴东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振兴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